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5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安全科学   709篇
废物处理   165篇
环保管理   1186篇
综合类   3233篇
基础理论   789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15篇
评价与监测   1606篇
社会与环境   177篇
灾害及防治   16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1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Attemp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s are made has led to increased interest in human social networks. To improve the use of social-network analysis in conservation, we reviewed recent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in which such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our review, we looked for problems in research design and analysis that limit the utility of network analysis. Nineteen of 55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9 exhibited at least 1 of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adequate or sensitive to incomplete network data;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hat ignore dependency in the network; or lack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base, research question, and choice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By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se specific areas of concern and highlighting research frontiers and challenges, including causality, network dynamics, and new approaches, we responded to calls for increasing the rigorous application of social science in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22.
采用便携式GC-MS仪快速测定水中硝基苯,通过优化水中离子强度和顶空加热时间,使方法在0μg/L^3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2.5μg/L。标准溶液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7.8%~10.9%,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7%~103%。同步测定试验表明,硝基苯与7种苯系物分离良好。与国标方法对比,该方法单个样品测定时间由2 h缩短为15 min。将该方法用于应急监测工作中,及时有效的数据可为污水处理及事故调查提供分析和研判依据。  相似文献   
23.
以1989—2016年玛纳斯河流域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计算玛纳斯河流域草地总覆盖度和裸沙面积。在此基础上通过监测年与基期年的比较,计算草地覆盖度相对基期年的减少率和裸沙面积相对基期年的增加率两个监测指标,依据《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 19377—2003),对计算出的两个指标分别进行沙化等级评定和赋值,将两种评定结果相综合来监测草地沙化。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近30年来荒漠草地沙漠化总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析表明,玛纳斯河流域草地沙化是人为和自然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监测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依靠排污许可证管理,固定源执行由行业排放标准为主正逐步过渡到"国家行业排放标准——单一源排放标准"双层排放标准,并以执行更全面和精准的单一源排放标准为主,对应的监测要求及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对监测管理制度进行设计,明确固定源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和守法监测的主体责任,厘清许可证核发部门、属地监测、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责。系统设计"固定源制定并提交自行监测方案-核发部门审核-方案纳入排污许可证中成为规定-依规定自行监测和记录-固定源提交执行报告-监管部门审计式审核-执法监测和执法检查"的全过程管理机制,设计标准化的监管计划程序落实证后监管与执法监测,明晰监管部门的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25.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 debates 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democratised science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reasons, meanings and prospects for a democratisat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 deliberative systems approach, which emphasises the need to explore how processes in societal spheres interact to shape the deliberative qualities of the system as a whole, is adopted. Although science plays a key role in this,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deliberative capacity has hardly been addressed in deliberative theories. The democratisation of science has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the democratisat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at it also shapes the potential of deliberative arrangements in the policy sphere. Deliberative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olicy sphere may stimulate the democratisation of science to different degrees.  相似文献   
26.
为了评价并进行城市水环境质量考核排名,介绍了江苏省组织开展涵盖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和城市内河5种类型"全要素、代表性"水质监测断面(点位)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以及全要素断面设置的基本原则和做法。分苏南、苏北、苏中3个区域,对全省地表水监测代表性进行了量化计算,结果表明,调整后全省水质综合指数极差从41.07降至7.17,标准差从3.16降为0.49;采用德尔斐层次分析法分析,设计了水质代表性指数,含1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计算表明,调整前全省水质代表性指数得分为69.1分,调整后为88.7分。将调整结果进行论证后再与各市环保主管部门交换意见,取得最终一致后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27.
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数量和内容及技术水平等方面不能满足环境管理需要、方法标准体系不健全、科学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加强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顶层设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并加强质控、加强监测科研借鉴国际经验等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28.
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结合网站特点,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网站绩效评估模型。以共享网站的战略愿景为模型框架的中心,以财务、顾客、内部程序、学习与成长等4个基本维度为一级指标,构建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该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和宁波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的大气数据共享模块进行实证研究,绩效评估结果均为良好。  相似文献   
29.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环保"大部制"改革、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全面实施均对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乃至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加强系统分析,增强综合分析报告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精准性、客观性等,强化技术与能力支撑,更好发挥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和决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管网地震监测点布局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基于管网微观水力计算模型和动态分级法,提出供水管网震后流量监测点的动态分级优化布局模型。首先,利用管网微观水力计算模型计算管段流量的影响系数,构建管段的影响系数矩阵,并利用信息熵确定管段权重;其次,标准化处理影响系数矩阵,通过聚类迭代提出供水管网地震流量监测点优化布局的动态分级方法,对供水管网震后流量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置分级评定;最后,根据工程实例进行方法实践,结果表明:供水管网中的管线分类较为科学合理,地震监测点在供水管网上分布也比较均匀,而且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保障了震时管网的监控效果和日常建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